精选文章 发表于 2023-10-0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换句话说,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可见,课程标准具有权威的政策约束力,是教学的“宪法”。对一线教师来说,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都必须以现有的课程标准为依据。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仍在发挥着强大的负面影响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很少真正去钻研课程标准,很少去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不少教师“以本为本”,停留于教“教材”的层面上,除非是地区性优质课比赛或者公开课教学,才有一些老师去翻翻课程标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线教师不知道如何去解读课程标准,没有找到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方法和路径。现以《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为例,一是解读课程标准,二是谈谈它的变化之处。
总的来说,《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比于《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版)而言,更准确、全面地阐述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总量与实验稿基本持平,但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或缩小了范围,具体内容的表述更清晰、准确,便于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实施建议表述更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具体简述如下。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解读与评析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突出了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和综合性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描述可见2011版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是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它应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总体上强调科学探究,重视知识建构,加强合作学习,关注科学史哲,体现STSE理念。
同时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科学素养的概念历来争议很多,对公民科学素养涵义的理解和表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而更新,而且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由于目前对科学素养的研究尚处于研究完善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广泛认可的表述,以下为几个代表性的表述: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ISA)中提出,科学素养的测试应该有三个方面组成:科学基本观念、学实践过程、科学场景,在测试范围上由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组成;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说就是,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报刊上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欧盟国家科学素质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可见,我国明确界定的科学素养比较全面,现实指导意义明显。
同时,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将“(三)体现科学本质”修改为“(三)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将“(四)突出科学探究”修改为“(四)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在具体表述上细化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实质是体会、领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课程目标的的解读与评析
在总目标“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上增加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在分目标上,将“科学探究”的6条目标整合为4条,分别对应认知目标(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过程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科学知识与技能”中增加了两条技能目标,即:5.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6.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初步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4条目标整合为3条,第1条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第2条是对科学的态度,第3条是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目标的标题改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并由原来的4条目标调整为5条,即增加:5.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教育目标。另外,2011版课标中出现了大量的行为动词,对教学同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科学课程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高级双向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自然界。教师应充分理解科学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充分了解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深度释读行为动词,挖掘内容目标的教学层次,即深度,也是有效解读课程标准的保证。它关系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到什么程度,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使用何种评价方式。
三、内容标准的解读与评析
内容标准为五个部分:科学探究、生命科学(划分为五个主题: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人、健康与环境)、物质科学(设置四个主题:常见的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与能源)、地球和宇宙(内容划分为两个主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人类生存的地球)、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本部分包括四个主题: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科学技术史,技术设计和当代重大课题)。内容有增有减有并,具体细节变动如下:
1、调整、合并了部分内容,使之更科学、准确。例如,将“生命科学”的原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修改为“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其中原专题三“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中涉及各种生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内容,归入主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的专题“(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中,而“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归入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中,成为新增的专题(一)。
2、删除了部分对学生认知要求过高的内容条目。如:删除了“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了解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知道同位素的结构特点”、“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了解人工降雨的主要方式”等内容条目。
3、修改了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对一些内容降低要求或缩小范围,使之更加明确、具体,符合初中科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将“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改为“列举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将“说出阳历(包括节气)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改为“说出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将“知道农历与月相的关系”改为“知道阴历与月相的关系,知道朔、望、上弦、下弦的月相”,即把“节气”限定为4个主要的节气,把“月相”也限定为4个主要的月相;将“知道宇宙是均匀的、无边的、膨胀的”改为“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将“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观测四季的星空”改为活动建议“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认星”,等等。
4、增加了少量内容。例如,在“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专题中,增加了“以汽油机为例,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在“电和磁”专题中,增加了“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专题中增加了“知道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三类岩石”、“知道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危害”。这主要考虑到我国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中,泥石流的危害很大的缘故。
5、活动建议中增加了部分动手实验、联系实际、应用性强、反映现代科技内容,删除了不易实现的内容的条目,如:在“波”中增加了“观察琴弦、鼓面的振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演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演示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等条目。
6、将领域标题“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改为“地球和宇宙”。将“科学史”改为“科学技术史”。增加了对技术素养的界定。
四、评价标准的解读与评析
科学课程的评价有多方面的目的和功能,例如: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最重要的学习目标;总结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并促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步的关注;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过程和需求;确定学生个体学习水平,作为分类和选拔的依据;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改进教学。因此,依据本标准进行评价,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从总体上讲,2011版课标指出,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四个方面,并突出对学生综合科学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可见,评价的内容极为全面化,评价手段趋向多元化、现代化,评价时空宽领域、全程化、多极化。
总之,科学在新课标、新理念视野下,已改变了传统的固有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软实力”学习环境。特别是教育评价的改革,为科学课普及科学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科学素养,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同时也为科学教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科学教师是科学教育的灵魂,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步调一致、齐驾共驱,科学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质的飞跃。作为一线科学教师,在2011版课标的“宪政”指导下,厘清逻辑关系、剖析核心概念、释读行为动词、分解内容标准等有效解读课程标准程式,细细品味科学课堂的内容和评价手段,科学教育定能再上台阶。